高雄市立圖書館小港分館新建工程
高雄市立圖書館小港分館新建工程綠建築標章:黃金級(2007年更新版)建築資料:地點:高雄市小港區博學路365號設計單位: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業主: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市立圖書館用途:社區圖書館構造:鋼筋混凝土結構造樓層數:地上4層基地面積:2288.76平方公尺建築面積:840.9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3255.36平方公尺建蔽率:36.74%容積率:142.23%設計期間:2008年12月~2009年5月施工期間:2009年9月~2010年10月綠建築級別:2007年更新版 黃金級 作品理念: 圖書館以藏書為主要功能,但隨著人與書的關係改變,舒適的閱讀空間的提供益形重要。 近年來數化典藏,及電子書的發展讀圖書館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圖書館不再以藏書為主要導向,圖書館將轉變為社區閱讀生活、文化推展及校園資料整合為主,因此,社區圖書館如何創造一種「閱讀的空間氛圍」,讓閱讀成為一種自在的生活態度。 因此,小港圖書館設計為讓人與書的關係更加人性,依翻閱、短暫閱讀、閱讀等不同閱讀行為,予以不同層次的設計,書櫃設置的查詢閱讀檯面,書櫃側的椅子,藏書區與閱讀區不再完全區隔,而是分別結合設計,均是依不同的閱讀行為的設計,讓人與書產生更親近的關係。 設計構想: 森林閱讀的概念可以貫穿及落實至全棟建築物及各種閱讀經驗。建築包被是室內環境的主要界面,也是永續建築的關鍵要素,設計完善的建築包被將可室內耗能減到最少,並可促進室內的自然採光並促進自然通風效應。 本案特別考慮各項立面、屋頂熱負核、通風、採光、照度等因素,並獲得銀級綠建築八項指標殊榮。讓圖書館巧妙地與周遭地景融合是本案的設計重點,建築物的皮層成為一種中介,拋光石英磚地板戶外倒影、室內木格柵與立面的相互呼應達到內與外的相互滲透的效果。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新港77villa民宿
新港77villa民宿綠建築標章:黃金級(2009年版)建築資料:地點:花蓮市新港街77號設計單位:楊炳國建築師事務所業主:楊炳國用途:民宿構造:鋼筋混凝土+木構造樓層數:地上3層基地面積:247平方公尺建築面積:92.97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148.21平方公尺建蔽率:42.40%容積率:60.01%設計期間:2010.05 ~ 2011.06施工期間:2010.05 ~ 2011.08綠建築級別:2009年更新版 黃金級 作品理念: 舊建築再生的技術,探尋老房子自給自足的可能性。恢復老房子真實原貌精神,符合現代使用機能,以既有環境資源、資材保留再利用的角度,及古蹟維護的方式與工法,保留既有的日式房子堪用部分,以滿足業主需求機能之累加堆疊、填充方式,善待環境與既有老樹、植栽、人文等。 設計構想: (1)改善住宅入口硬舖面前庭與花蓮市中心大理石都市騎樓街道之熱島微氣候--敲除入口前庭水泥舖面,以舊有的廚房之木構架作為門廊提供遮陽,地坪改透水性舖面及立體綠牆,降低進門之悶熱感,疏緩心情。 (2)原日式起居空間,陰暗採光不佳,東側保留原木結構、並以玻璃櫥窗方式增加大面積採光,並以塑景方式,敲除原水泥側廊地坪,設計立體高綠牆及透水性鋪面,提高起居室私密性及遮住視覺不佳水泥圍牆,塑造起居空間端景。充份降低側院溫度微氣候,提高市中心小基地居住之舒適性與高度採光。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3M Taiwan CTC Building
3M Taiwan CTC Building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9年版)建築資料:地點:桃園縣楊梅市頭湖里12鄰中山南路800巷66號設計單位:台北國際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西拉雅研究室業主:台灣明尼蘇達礦業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用途:展示空間/會議室構造:鋼筋混凝土構造樓層數:地上4層基地面積:56602平方公尺建築面積:1332.1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4459.27平方公尺建蔽率:2.36%容積率:7.30%設計期間:2011年2月~2011年9月施工期間:2011年9月~2012年12月綠建築級別:2009年更新版 鑽石級 作品理念: 本案位於3M楊梅廠廠區內,主要用途產品展示、人員訓練及客戶服務,3M的企業文化當中「永續經營、減少企業環境足跡、因應氣候變遷」這三項精神為設計概念,表達本建築物對環境永續發展的精神。 設計構想: 3M客戶技術服務中心(Customer Technical Center,CTC),主要用途作為對廠商、經銷商、業務人員的訓練,以及對客戶提供產品展示、實做示範場所的場所。 計畫主持人仝博士指示在有限的預算內,達到以下目標: 1.符合企業識別性。 2.盡可能採用公司產品,以達到展示的目的。 3.取得台灣綠建築(EEWH)及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為目標。 本案除了要符合台灣綠建築(EEWH),也必須申請美國綠建築(LEED)認證,由於LEED認證是根據大陸型氣候所制定,這使得在外殼隔熱上有非常嚴格的標準,本案屋頂、外牆以PE板或玻璃棉組成的複合板牆隔熱,減低熱得後,冷氣的負荷也隨之降低。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分公司Ⅱ期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分公司Ⅱ期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9年版)建築資料:地點:台南市善化區環東路二段設計單位: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業主: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用途:研發廠房構造:鋼筋混凝土造、局部鋼構造樓層數:地上5層、地下2層基地面積:19109平方公尺建築面積:3953.01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27204.22平方公尺建蔽率:本期20.69%,全區44.46%容積率:本期90.51%,全區160.94%設計期間:2010年10月~2011年2月施工期間:2011年3月~2012年9月綠建築級別:2009年更新版 鑽石級 作品理念: 台達秉持「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理念,自2006年起致力倡導綠建築,目前在全球已有台南廠(一、二期皆為EEWH鑽石級)、桃園研發中心(LEED金級、EEWH黃金級)、印度Rudrapur廠(LEED印度分支機構黃金級)與印度Gurgaon廠(LEED印度分支機構白金級)等五棟綠建築/綠廠房,並已捐贈成大魔法學校(LEED白金級、EEWH鑽石級)、清大台達館(EEWH銅級)及那瑪夏民權國小(EEWH鑽石級)等三所綠建築。 設計構想: 本期設計以「會呼吸的建築」為理念,透過浮力通風及空調預冷系統的建築手法達到空調節能;研發實驗廠房則順應自然方位,引進適度的自然光線,並選用適度的遮陽板設計。 此外為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室內所有燈源皆採用台達自行生產的LED燈源,並於公共空間設置晝光自動點滅感應裝置;空調主機採離峰儲冰空調系統、冰水泵、水泵及散熱風扇則採用台達生產的變頻器;屋頂平台將雨水導入筏基雨水回收池,並提供澆灌系統及部分衛生器具使用。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99年度後壁國中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工程
99年度後壁國中老舊校舍拆除重建工程綠建築標章:銀級(2009年版)建築資料:地點:臺南市後壁區嘉苳里下茄苳132號 設計單位:解構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業主:臺南市政府教育局/臺南市後壁國民中學用途:行政及教學大樓構造:鋼筋混擬土造及鋼構造樓層數:地上2層基地面積:20,178平方公尺建築面積:2130.46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3652.14平方公尺建蔽率:17.00%容積率:27.00%設計期間:2010年5月~2010年12月施工期間:2011年3月~2012年7月綠建築級別:2009年更新版 銀級 作品理念: 它隱身在農田中低調沉靜,井然有序的椰林成為了天然的迎賓大道,宛如巨型相框的突出量體展示著一幅幅美麗的農村風情,理應嚴肅的校園成為了優雅愜意的藝廊,整體規劃設計上,簡潔俐落的線條及在地性的材料語彙沒有過多綴飾,給了如此純粹質樸的空間氛圍,稻田、光影、鳥語蟲鳴,甚至學生下課時的追逐打鬧 輪流飾演主角與建築的交互激盪,有著無法預知的驚奇。 設計構想: 建築量體對應空間氛圍:配合拆建計畫及空間屬性將量體錯位配置,創造多層次的空間趣味性。立面量體隨機外伸,搭配色彩豐富的農村風情畫,產生宛如農村藝廊的視覺效果。 前庭椰林大道為本校重要之特色,在校舍配置上以椰林全部保留為原則。北側中庭老榕樹全數保留並融入新建校舍之周邊景觀規劃。在各個空間的通風採光規劃上,減少人為設施使用,對校園生態助益匪淺。建材選用上大多以綠建材為主,將校舍新建所產生的自然環境衝擊減至最低。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第一期新建工程
經濟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第一期新建工程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7年更新版)建築資料:地點:嘉義市西區博愛路二段569號設計單位: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業主: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用途:服務大樓(A棟)、試驗工廠(B棟)、研發大樓(C棟)構造:鋼筋混凝土造樓層數:地上8層;地下1層基地面積:10,499平方公尺建築面積:4,791.29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19,421.51平方公尺建蔽率:45.64%容積率:164.87%設計期間:2009年4月~2009年10月施工期間:2009年12月~2011年8月綠建築級別:2009年更新版 鑽石級 作品理念: 「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是結合綠建築與智慧建築的設計。本中心位於嘉義市與水上鄉邊界,利用太陽能光電板及相關綠色能源裝置,以作為嘉義門戶之特色。同時配合嘉義市建構健康城市與增加人文氣息之推動目標,強調本中心於北迴歸線與在地全球之關聯,打造創意及省能環保之研發空間。 設計構想: Gate of Chaiyi:介於水上與嘉義市交界,利用綠色能源裝置,突顯嘉義門戶。「整合、共享、開放」成為創意中心的空間概念,工廠、實驗室與人才交流研習中。 Smart Building:藉由認證七項智慧建築標章,檢討本案智慧化程度,增加環保省能與人性化管理目標。 Carbon Footprint:本案雖然為RC構造建築物,但使用再生建材與部分木構造、再生能源,盡可能的綠化並減少碳足跡。 Cool Heart:反應嘉義亞熱帶季風氣候,利用水的蒸散作用自然冷卻,創造良好微氣候環境。午後高溫對流旺盛、雷雨頻繁,利用雨水回收減少水資源負擔。 Open Lab:重視實驗室的彈性與開放性,利於空間整合與資源共享,提高實驗室效率,增加研究人員彼此互動。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高雄市前鎮區紅毛港國小二期校舍新建工程
高雄市前鎮區紅毛港國小二期校舍新建工程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7年更新版)建築資料:地點:高雄市前鎮區明鳳七街1號設計單位:劉木賢建築師事務所業主:高雄市前鎮區紅毛港國小用途:教室/體育館/游泳池構造:鋼構造、鋼筋混擬土造樓層數:地上3層、地下1層基地面積:21520.13平方公尺建築面積:4668.89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12489.09平方公尺建蔽率:22.00%容積率:限6層以下設計期間:2005年9月至2009年5月施工期間: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綠建築級別:2009年更新版 鑽石級 作品理念: 紅毛港位於高雄市最南端的一個漁村,西南面臨台灣海峽,東北臨高雄港第二港口,為十八公尺深的深水碼頭,二港口原為高雄港內港潟湖,面積有五百多甲。高雄港在「建港養港」政策下,自民國四十七年九月十八日擴建計畫正式開工,到民國五十六年,又闢建第二港口。紅毛港東臨高雄港的港內,此後為了高雄港的運輸發展需要,居民興建房舍就開始受限制,終至於不得不遷村。 紅毛港國小於民國13年成立至今逾80年,為紅毛港地區唯一的一所學校,校區鄰近海邊,學校建築物因紅毛港遷村案禁建近三十年,近期依據「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計畫」,本校現有用地變更為特定倉儲專用區,遷校勢在必行,期待遷村重建新校舍,規劃一所屬於學生的新樂園。 設計構想: 紅毛港聚落的巷弄像大多數的傳統聚落,呈現出曲折而有趣的生活廊道,既是動線也是孩子的遊戲巷。在新校園動線的配置上,不論教室走廊、連接通廊或戶外步道,皆被設計成曲折有趣仿若紅毛港舊巷弄的動線,穿梭圖書中心的迴廊,壁面上鑲崁海砂貝殼,以框景看紅毛港國小不能只是懷舊,孩子的未來也能充滿想像與驚奇。這所學校在以當代手法將舊聚落的物件,呈現於校園中,有如紅毛港文化園區的校園已埋下記憶的種子,我們都期待這兒能發芽成長且傳承。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郭元益楊梅工廠新建工程
郭元益楊梅工廠新建工程綠建築標章:黃金級(2009年版)建築資料:地點:桃園縣楊梅市幼獅工業區青年路9巷3號設計單位:陳順惠建築師事務所業主:郭元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用途:一層觀光工廠,二層辦公室、簡報室,三層作業廠房,地下一層停車場構造:RC構造樓層數:地上3層;地下1層基地面積:4618.94平方公尺建築面積:1868.84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6193.75平方公尺建蔽率:實建建蔽率40.46%容積率:實建容積率89.6%設計期間:建築及景觀\2009年3月~10月、室內及展示\2010年5月~2011年3月施工期間:建築及景觀\2010年3月~2011年11月、室內及展示\2011年8月~2011年12月綠建築級別:2009年更新版 黃金級 作品理念: 全區基地配置後我們提出了創造一條「傳承的動線」的概念,是實質的立體空間動線,也是業主在企業精神上的傳承動線,由舊的廠區進入新的展望,解決了高程差與各參觀樓層串連,並塑造為經濟與有效管理的參觀動線,從舊廠傳統糕餅文化與歷史的主題延伸到新館健康生活的意象。 設計構想: 因應三樓工廠之機能,因此在量體上呈現為大面積的矩形量體與結構柱矩,而一、二樓作為參觀展售之空間,以6M高之挑高空間、LOW-E玻璃外牆,創造自然採光;一樓內縮量體、外觀複層透空立面,達成遮陽與綠化之功能,藉由以綠建築觀念新建的綠標生活館,其外觀呈現的是其簡潔的量體(洗石子)和精緻的工藝完美結合(不鏽鋼菱形格編織層立面),並從入口廣場、水池上的步道、到連結的入口門廳之玻璃量體,創造從戶外環境到室內空間的不同層次的流動與穿透性。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臺中市北屯區大坑國民小學老舊校舍整建工程
臺中市北屯區大坑國民小學老舊校舍整建工程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7年更新版)建築資料:地點: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二段112號設計單位:文彬建築師事務所業主:臺中市政府用途:學校-國小構造:鋼構造、鋼筋混擬土造樓層數:地上2層、地下1層基地面積:13,257平方公尺建築面積:2,578.14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4,574.6平方公尺建蔽率:20.04%容積率:27.80%設計期間:2009年5月~2012年7月施工期間:2010年7月~2013年1月綠建築級別:2007年更新版 鑽石級 作品理念: 場所精神:小學教育著重基礎教育,強調認同、團結與創意等文化(核心價值),運用節點、尺度、圍塑等塑造小學場所精神。 生態學習:基地位於山坡地,充滿生態學習的資源,以退縮、低建蔽率、矮量體等謙卑的設計理念,增加師生環境學習的機會。 特色教學:規劃非洲鼓表演(迴音廣場)、時時閱讀處處學習的本位課程(閱讀方庭)等學校傳統特色教學空間,並以生態後院作為未來落實生活的空間。 設計構想: 地形:運用高程差處理,配合山坡地地形,減少干擾原土層,高低錯落量體與山勢結合。 材料應用:用土壤挖掘的礫石(草溝、用舊建築的建材(圍牆、課桌椅)回收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原土植栽,透水地面、雨水回收與植草屋頂等。 簡單工法:最簡單的工法(混凝土、鋼材)、最在地的材料(磁磚、石子)、最基層的工匠(社區工匠)建造最親切的學校。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歐萊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龍潭鄉銅鑼圈段48-200地號廠房新建工程
歐萊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龍潭鄉銅鑼圈段48-200地號廠房新建工程綠建築標章:黃金級(2009年版)建築資料:地點:桃園縣龍潭鄉高平村13鄰中豐路高平段18號設計單位:廖志鴻建築師事務所業主:歐萊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用途:工業廠房構造:鋼骨鋼筋混凝土樓層數:地上3層,地下0層基地面積:2,788.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1,684.35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4,647.29平方公尺建蔽率:60.41%容積率:153.81%設計期間:99年3月~99年12月施工期間:100年2月~101年2月綠建築級別:2009年更新版 黃金級 作品理念: 任何建築都得面對差異性極大的氣候條件及自然生態環境的挑戰,尊重基地條件是建築師面對環境所應負的積極責任。 建築是一種體驗的過程,透過與環境的對話;在一個可控制的土地單元內,在限定的人造空間中導入自然,讓人的意識在自然中迴盪,經過時間的洗禮,建築物、人類將與自然融為一體。 設計構想: 建築是一種體驗的過程,透過與環境的對話,讓我們的身體處在一棟對自然有所回饋的建築物裡;模倣自然的結構,設計出野性叢林般複層混交的植物群落,讓各種植物都能長期盤據在各自的生態地位。 同樣的,在室內設置叢林室、如蟻坵般的浮力通風塔、引進陽光的燈箱、與自然大面積的接觸藉以調整室內氣候條件;在基地內,回歸沼澤或湖泊,與水共生,將靜態的構造轉換為充滿動感的生態建築。 將已切片化的生態轉變為立體化的綠色棲息地,以陽光、空氣、水及土壤建構生態圈;以生態、永續、綠建築及對應基地環境等綜合效應上回應建立永續環境的綠色工廠。 •以下提供詳細內容附件下載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4-04-18
循環型生態城鄉建設計畫觀音鄉新行政園區
循環型生態城鄉建設計畫觀音鄉新行政園區本案融合了觀音鄉公所、戶政事務所、衛生所及鄉民代表會等行政機關之合署辦公園區,藉新的園區之規劃新建達到下列目的:1 .改善現有服務機關之辦公環境、2 .加強鄉民服務之效率與機能、3 .建設符合循環型城鄉生態建設之行政園區。本案因有機關用地與廣場兼停車場用地等兩種用地屬性,故於設計意圖上希望利用建築手法將此兩明顯區分開之用地連接至一起,讓行政園區一體化。在配置建築量體的概念上利用三合院的手法,將鄉公所、鄉代會、戶政事務所整合為一「L型建物」,衛生所因有防疫需求,須獨立設置,故衛生所為「I型建築物」並於西南側留設空隙,將L與I型建物排列成三合院型態。三合院配置型態可圍塑出行政園區整體意象,同時可提供冬季不受東北季風影響,夏季可引入西南氣流至鄉民活動廣場。建築資料綠建築標章:鑽石級(2007年更新版)建築用途:辦公、集會、診所、展示設計單位:薛晉屏建築師事務所業主:桃園縣觀音鄉公所桃園縣觀音鄉民代表會桃園縣觀音鄉戶政事務所桃園縣觀音鄉衛生所營造廠:桂裕營造工程有限公司座落位置:桃園縣觀音鄉觀音村G P S座標:2 5 . 0 2 8 2 4 2 , 1 2 1 . 0 8 4 0 2 9構造:鋼筋混凝土樓層數:地上4層、地下1層基地面積:機關用地8 8 9 8 m 2、廣場兼停車場用地:1 0 8 7 0 m 2建築面積:2 7 7 7 . 9 3 m 2總樓地板面積:9 9 3 0 . 5 2 m 2建蔽率:3 2 . 1 1 %容積率:8 5 . 5 7 %設計期間:2 0 0 9年2月至2 0 0 9年1 2月施工期間:2 0 1 0年2月至2 0 1 1年2月建築造價:2 2 4 , 9 3 0 , 0 0 0元綠建築等級:鑽石級生態設計方面本案共需喬木2 3 8顆, 原設計為外購樹苗,但因桃園縣境內國道1號五股楊梅段拓寬工程,拓寬範圍生長良好之喬木需移植至他處, 本案接收其1 7 3喬木。除接收喬木外, 另國道2號拓寬工程需移植黃金榕,本案接受其移植黃金榕8 6棵,將黃金榕定植於景觀擋風土丘上。喬灌木移植使桃園縣境內之工程可進行工程資源整合利用。基地周邊為農地且有灌溉溝渠,將周邊灌溉溝渠之水源,作為本案生態水池之引入水源,基地內之生態水池僅作為灌溉溝渠水源暫置以達涵養地下水源且不影響周邊原有農地灌溉功能。節能設計方面(遮陽與通風)本設計也融入環境控制中誘導式設計的概念,在「浮力通風設計」方面,本案於鄉公所禮堂及綠資源推廣中心皆設置浮力通風塔,開窗皆採用外搗式電動搖窗,以利產生最佳通風效果。在「外遮陽設計」方面,本所依據建築師雜誌1 9 9 5年1 0月《建築省能與環保節能-遮陽型式、遮蔽率與方位關係評估》研究,得出本案各方位適合之遮陽系統為格子遮陽系統,並依據此研究出遮陽板垂直水平遮陽之深度比,以達成利用外遮陽減少熱得之效果。節能設計方面(採光與再生能源)地下停車場設置2座採光天井,經空調技師檢討後, 本案自然通風面積足夠, 因此無需採用一般地下室機械排風設計, 可採用誘導式排風設計, 因無需排風管道,因此大幅降低地下室層高約2 0~3 0公分節省整體工程成本。本案距離海岸直線距離約2 . 5公里具有豐沛之風力資源, 利用綠資源推廣中心土丘上設置2支1 5 0 0 w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組, 其產生電力併入市電作為綠資源推廣中心之用電。減廢設計方面人行步道壓花地坪在不影響結構強度下進行變更設計,其混凝土骨材採用再生骨材。廣場兼停車場用地及人行步道用地之原設計採用再生級配,本案利用地平線2米以下之卵礫石層加工為級配取代原設計之再生級配。建築物基礎開挖之土壤移至廣場兼停車場用地,作為景觀擋風土丘,並有利整體工程土方平衡,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健康設計方面自然採光: 全區使用清玻璃及淺色L o w - E玻璃。所有居室空間照明光源均有防眩光隔柵、燈罩或類似設施。本案居室空間為單一平面裝修,牆面全面採用簡單粉刷裝修,或簡單照明系統天花裝修,同時本案室內牆面全面採用綠建材環保標章水泥漆。本案設置雨水貯集設施及澆灌系統。垃圾集中場有綠化、運出動線合理、具體執行資源垃圾分類回收、防止動物咬食密閉式垃圾箱,並定期清洗及衛生消毒。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1-12-23
冠軍綠概念館
冠軍綠概念館冠軍建材集團為了推動綠建材與綠建築,成立了全亞洲首座綠色磁磚觀光工廠「冠軍綠概念館」,這是國內第一棟以民間機構成立的綠建築與綠建材推廣教育展示館。建築完工後申請通過經濟部觀光工廠評鑑,成為苗栗縣首座在一年內通過兩項認證的觀光工廠。業主希望能將此館成為知性的親子旅遊及學校團體戶外教學園地,積極安排對綠建材或綠建築有興趣的學校前往參觀,深耕國內綠色教育,培養在地學子對綠色環保的正確觀念。本案基地位於山坡地上的平坦台地,屬東西向彎月型基地,南側地勢較高,因此順應地形讓建築物座南朝北配置。且在初期階段即納入綠建築設計概念,配合台灣的氣候型態,在北向立面留設大面景觀窗,東西向及南向則為功能取向的小型開窗,利用自然通風並減少對空調的依賴,達到節能的目標。建築資料綠建築標章:銀級(2009年版)建築用途:展示空間設計單位:王銘國建築師事務所業主:冠軍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營造廠:東慶營造有限公司座落位置: 苗栗縣造橋鄉豐湖村G P S座標:2 4 . 6 2 5 2 3 , 1 2 0 . 8 5 2 7 9構造:鋼構樓層數:地上2層基地面積:2 , 6 2 3 m 2建築面積:1 1 5 5 . 2 5 m 2總樓地板面積:1 3 9 1 . 8 3 m 2建蔽率:1 6 . 2 9 %容積率:2 0 . 1 4 %設計期間:2 0 0 9年2月至2 0 0 9年4月施工期間:2 0 0 9年5月至2 0 1 0年8月建築造價:6 1 , 6 8 0 , 0 0 0元綠建築等級:銀級生態設計方面本案申請基地較小, 原有喬木數量不足, 為增加綠化量, 大量移入喬木並採生態複層方式設計,在下層密植灌木及花草。利用立體綠牆爭取綠化量, 選用草花及灌木均以誘鳥誘蝶植栽為主。保留原有老樹並增加喬木、灌木等手法,提高整個基地的綠化量。在基地保水設計上, 因基地較小無法提供足夠自然透水空地供雨水入滲, 除以綠地直接滲透外, 另在入口廣場設計透水鋪面, 降低整個建築開發後對基地涵養水份及雨水滲透的影響。節能設計方面本案外牆採乾掛式磁磚施作,於東西向之內牆面設置矽晶泡沫玻璃隔熱保溫防火板,以增加隔熱保溫效果。主要開口均朝南北向,以降低東西晒影響,另門窗玻璃則採節能膠合玻璃,並於各層樓板鋪設隔熱保溫地坪降低熱傳導率,天窗採用「太陽能光電玻璃」的屋頂設計。在空調設計方面:本案採用高效率節能空調主機,可自動選取適當的熱交換運轉模式,以使在任何模式下,對該大氣環境皆能以最低熱污染的狀況下,做最佳化效率運轉。室內主要燈具採用L E D燈,以達到節能效果。減廢設計方面本案建築物採輕量化設計, 因此結構體採用鋼骨構造, 外牆設計為乾式工法與玻璃帷幕牆,室內隔間則採用輕隔間牆。入口廣場採用再生建材製成的環保透水磚,兼顧基地透性與C O 2減量。空調設備管路採明管設計以利維修,進而達到建築耐久化設計的目標。健康設計方面在室內健康指標方面: 展示區牆壁粉刷、貼壁紙,地面磁磚、天花板塗環保塗料。水資源方面: 所有廁所的手栓及便器皆採用有省水標章之器具, 小便斗採用免沖水型。本案設計雨水收集池及雨水儲存槽, 利用屋頂雨水儲集再利用,但雨水系統只用於庭園澆灌, 並不使用於沖廁所之用。在污水與垃圾改善方面: 建築物的廁所、廚房等之一般生活雜排水皆經污水處理設施後再排放至公共下水道。配合當地政府設有垃圾不落地等清運系統及設置具體執行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系統。
綠建築案例介紹 / 2011-12-23